2009年8月15日 星期六

特殊儿童

今天的工作是:去爱之家种菜。
这还是我第二次进入爱之家。 而离上一次进入已有两年了。
没啥大改变,一如往常,森冷的外表藏着一颗关爱的心。
建筑物也是这样。 在外头几乎看不到中心里活动的动态。
据说,为了保护特殊儿童,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的建设是不得已的。

重点来了。
上一次近距离接触特殊儿童要再回溯到穿校服的日子。
坦白说,再次见到他们的感觉是不舒服的。

其一,
看到特殊儿童,第一感觉是“ 好可怜”。
接着下来就是同情他们。
然后问题就来了。

我那么同情他们,可这么多年下来,我究竟做了什么?
我能做的只是像个观众,
只能触景生情,
用用自己的恻隐之心。

反省?
不…… 走出这门后,百分之九十是又会把他们忘了,
然后再作回那个madness的我。
天呀! 我居然在蹂躏同情心,
虽然我不晓得同情心对他们而言是幸福还是耻辱……

其二,
承上题,重重的矛盾带来的两难及心酸。
对于特殊儿童,身为报导记者,究竟该怎么做才能“保护”他们?

1)我该不该说他们是特殊儿童?
是 - 刻意将他们划为“非我族类”,有点残忍。
非 - 为何特地跑去“关心”他们? 而常人究竟是关心他们“什么”?

2)拍照时该不该拍脸?
拍 - 失去“保护”意义,让他们曝光,被人“观赏”。
不拍 - 那他们要拿什么面对大家? 如何辨识他们是每个不同的个体?

嗯…… 还有许多可以深入探讨的相关课题,
我不一一累述了。

其三,
非盈利团体去探望他们“做戏”的成分占了80%以上。

拍照时他们笑脸盈盈……
Well, 这没错,但为何我总觉得那刻意面向镜头微笑很刻意?
指挥特殊儿童……
有些人的表现让我看到的是:
他们的支配欲使他们恣意地操纵这些孩子们,
满足自己个人的利益。

拍照完毕,
各取所需,
大家散开,
曲终人散。

我刻意多待了一会儿,
看着收拾及清理的中心人员,
以及一头雾水的孩子们,
心中酸楚。

积极点想,无论做戏不做戏,
物资上有帮到他们,就不必计较大家怎么做了吧?

我沦陷了。
我找到了解决疑惑最简单的方法。
那就是变得更现实点及功利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