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離我們遠去的美好

不曉得是不是步入30,心態有了轉變,最近幾年老是覺得很多美好的東西逐漸消逝,心裡很是感慨。 尤其是當我明白自己無法改變時代的洪流後,只能選擇黯然接受世界的規律隨波逐流,心裡更是感慨。

那些美好的情景彷佛都離我們遠去。 社區裡少了孩童們聚在一起玩樂的笑聲。 在20年前,也就是我小時候,整條街的小孩都喜歡聚集在我家門口(因為夠大),一起玩“恐龍抓人”及“跳飛機”等。 幾已絕跡的情景,替代的情景是小孩人手一機,忘我地自high,或者盯著家裡的電腦,眼睛忙手兒也忙,可是卻不見得聽到笑聲。


同樣是玩電子遊戲。 現在也幾乎看不到那一群小孩聚集在某個有電視遊戲機的“有錢人小孩”的家裡玩樂的情景。 打不贏魔王,換手再挑戰,大家一起歡呼,然後崇拜某個玩得特別精的小朋友。 有時候卡帶不給力,“讀取”不到晶片,還拿出驅風油,沾一下衛生紙,小心拭擦。

因為許多環境因素,現代的小朋友少了分享,少了共樂。 這當然沒什麼,因為一個人看電影、玩電玩也可以很快樂,是的,我們這些成年人都認為,以前七八個人爭兩個手把(電玩遙控器),現在每個人都有一個,不是很好?

那些美好的情景應該已經離我們遠去。 沒有了挨家挨戶剪頭髪的哥哥,那到處叫賣的流動雜貨小販也沒看到幾回。 能看到只有賣煤氣的,還有很久很久出現一次的賣冰淇淋的大叔。


流動商販往往能吸引各家各戶向他們靠攏,然後拉近彼此的距離,媽媽阿姨就聊八卦事,說誰家的事兒;小孩就一起享用美食,比誰的更好吃。 超級市場越開越多,雜貨店越來越少,記不清超市收銀員的臉孔,討價還價什麼的,賒帳什麼的,大家互相賣人情的情景難以復見。

你跟我只能有清晰的顧客與商家的關係,以“公平交易,經商為主”劃出一道楚河漢界。 因為買賣達成就好,所以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是的,我們這些成年人認為,一切都很公平,買個東西講那麼多感情幹什麼?明明白白互不拖欠,不是很好?

那些美好的情景已經離我們遠去。 我們可以網上天涯若比鄰,網下比鄰若天涯。 我們可以關在房裡,通過互聯網認識世界。 我們可以任意下載MP3,不必再湊錢買CD,然後借給朋友們錄。 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及手機與朋友聊天,不必再約出來好好聊。 我們不必再那麼麻煩寫信寄信交筆友,我們只要打開fb,要結交多少筆友都可以。

那些美好的情景真的已經離我們遠去? 就我看來就是如此。 我們更講理,我們更實際,我們更快捷,我們更方便。。。每個人都這麼說,我也這麼認為,只是。。。 我卻喜歡看著那被取代的不完美。

也許,我真正感慨的只是那20年的時光居然消逝得那麼快那麼早吧。(我其實也是那種現代人的樣子,不過我還是懷念那舊時光~)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30歲未婚

現代人晚婚,30歲未結婚的大有人在,相信各位窗友跟船長一樣,身邊不乏這些年過30卻害未嫁娶的朋友。 現代人強調自由,生活自主,經濟獨立,不婚不娶本來就沒什麽大不了,更何況30歲還挺年輕的,不急不急!

可偏偏就是皇帝不急太監著急,30歲的單身男女總有這些沒有閹割的公公們(不分男女),只要說出催促的“好話”,別說別人了,自己也難免有自己是老傢伙老公公之感,這也是沒辦法的!

有些30歲未婚的人就曾經跟我反映,這些公公很煩! 啊哈,相信我不用說,那些被長輩“說”怕的,肯定更能了解當中滋味。 說穿了,其實年過30不婚的人最煩人的不是公公,而是這種“都幾歲了還不快結婚?”的緊箍咒。

那麼又是誰規定30歲得結婚啦? 沒有人嘛,對不對,可是為什麼每個人都會認為30歲未婚很危險? 人就是很奇怪,再怎麼臭脾氣,說不用那麼早結婚的人,被人“念”了多次,也難免對自己的決定感到動搖。。。 更何況這些男女其實并不是下定決心不婚,而是沒有遇到好對象。

為了證明30歲不婚是否有問題,我常常就拋出這樣的一個問題,以聽聽他們的反應:30歲不婚真的沒有問題? (其實這樣問已經有問題了,就好像我問你:“你現在月入才2000真的沒有問題”一樣。 不過我不管啦,反正很多人都這麼說,即使不是問題也是大家關心的事!)

【結婚的費用相當龐大,有時候就因為這而沒了結婚的衝動/意願】
大多數的人都會認真思考,如:身體狀況的問題,經濟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自己“市場價值”等。 一般得出的結論似乎離不開:30男人不用急,30女人急著送! 30歲未婚,對男人來說,倒還好,反正男生是越做越有,就像楊振寧那樣,還80多歲娶了個可以做孫女的老婆! 一般上男人40歲前都還是很有市場的,保養得不錯的甚至50前還是很受女生歡迎的! 但是對於女人來說,即便是26歲,別說別人怎麼說這些女生,自己都不其然有那種四捨五入當做30歲之感了。 有些女人更是赤裸裸地說:過了26歲還沒找到穩定的對象就如聖誕蛋糕過了聖誕節后就要大減價半賣半送了,可見在這些人的眼裡,女生的身價過了26及30是如何地“大減價”。

那些恨嫁的女人,過了26歲就心慌慌,芳心不曉得向誰許,偏偏這時候同年齡的男人要么就是還在想玩,不打算結婚,要么就事業打拼期,不想被婚姻綁住! 於是等呀等呀,同齡的男人30多歲了要穩定了,要找伴侶,卻偏偏看不上已經減價了一半的同齡女人,看看同齡的大學同學啊,中學同學啊,已經都有了,只能就這樣認了。

那些勇敢出手的恨嫁女,知道時候快到了就開始找30多歲想結婚的男人,這招反倒是“修成正果”,都成功嫁了出去。 不過這樣的組合卻可能會產生代溝,就好像前段80后不理解後段80后那樣,明明只差了5年,卻有很大的代溝那樣。

如此說來結和不結都有很大的問題啊!!!(抓狂)

 話說回來,只要談論戀愛以及結婚這事,就難免被人“罵回來”。 即便是陳述一個大部份人都認同的“情形”,還是被罵沙文主義原教主義之類的,由於我曾經在論壇上跟一位網友談論這些東西,結果居然是不歡而散! 每每我跟朋友說起這件事,我朋友都會告訴我說,他們有問題,沒有問題為何找不到伴侶?! 朋友如此“偏激”,我反倒想替這些不婚人士平反了,他們不是有問題,只是沒有遇到! 但是,朋友說的話似乎有道理,我自己也不瞭解,為何我跟他們提及婚嫁之事,他們會那麼“激烈”?

爲了預防不快事件再次發生,基本上我現在都只是以個人經歷,分享結婚的好處給大家聽。 而作為已婚人士,我有時候也會變成公公,因為相比單身的優缺點,我看到更多結婚的好處及更少的壞處。

當然,這些所謂好壞處實在是見仁見智,說服不了他們。 而最後,我通常都會問這道問題:“難道你想孤零零地死去? 尤其是年老時,沒有老伴相伴時,你過得下去?” 這麼一問,看他們的臉色,我覺得這招在一般情形下都會湊效,不過湊效沒有用,要讓他們肯“積極”找穩定的交往對象才有用。


可是,我又很怕幫朋友介紹對象,要是他們交惡了,我不是很對不起兩方的人? 更何況這些不婚的人就如前文所述,大部份都擺出我不急的樣子(我的朋友多為30歲前後)!

哎,說來說去,都是打水去,什麽忙兒都幫不上,還是被瞎操心了。 30歲,你不急就不急,你不想嫁娶就不想嫁娶~ (所以這篇是“吹水文”!)

註:曾在華團網站刊登過,最近剛好整理網站,看到了就貼過來。 圖片為朱德庸作品《澀女郎》裡的角色“結婚狂”,還有鋼之煉金術師的各位。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NBA16的季后賽猜測

NBA(2015-2016)即將開打。 季前賽看不出每一支隊伍的實力,所以只能憑過往的戰績,不負責任猜測今年進入季后賽的隊伍。

首先是排除被認為有競爭力的隊伍。 西部的六強名額似乎是鐵打不動了(馬刺、勇士、雷霆、火箭、快艇、灰熊),再看看剩下有能力的大概就鵜鶘、國王、爵士、金塊、小牛、湖人吧(湖人也算?)

因為實在不敢小看國王,所以給了國王一個名額,而另一個就給比較冷門的爵士,真的給他進的話,那我也會顯得獨具慧眼啊啊啊啊啊~

東部基本上蠻亂的,尤其照過往來看,4-8的種子似乎人人都有機會。 今年我選了一直都很喜歡的活塞,還有季前賽好像很強的黃蜂,最後再補上好像日暮西山的熱火來完成東部的猜測。  另外,其實東部最難猜的就是排位,所以若全部猜錯,我也一定都不覺得奇怪。

以下:

東部季后賽第一圈對戰情形:

1.騎士 vs 8.熱火(騎士4-1熱火)

2.老鷹 vs 7.活塞(老鷹4-0活塞)

3.溜馬 vs 6.黃蜂(溜馬4-2黃蜂)

4.巫師 vs 5.暴龍(巫師4-2暴龍)

東部半決賽對戰情形:

1.騎士 vs 4.巫師(騎士4-1巫師)

2.老鷹 vs 3.溜馬(溜馬4-3老鷹)

東部決賽對戰情形:

1.騎士 vs 3.溜馬(溜馬4-3騎士)

耶耶!溜馬終於進入總決賽了~~~!!!


西部季后賽第一圈對戰情形:

1.馬刺 vs 8.爵士(馬刺4-0爵士)

2.勇士 vs 7.快艇(勇士4-1快艇)

3.雷霆 vs 6.國王(雷霆4-3國王)

4.火箭 vs 5.灰熊(灰熊4-2火箭)

西部半決賽對戰情形:

1.馬刺 vs 5.灰熊(馬刺4-1灰熊)

2.勇士 vs 3.雷霆(雷霆4-3勇士)

西部決賽對戰情形:

1.馬刺 vs 3.雷霆(馬刺4-2雷霆)

勇士一定要教訓快艇。鬍子一定要輸。馬刺一定要給超級巨星上課。


總決賽:

溜馬 vs 馬刺(馬刺4-2溜馬,取得總冠軍)

耶耶!就不說比數了,看看能猜中幾個配對。拭目以待?

很難興革

華總帶領社團喊興革也喊了很久很久,但是成效依然不彰,也不見有顯著改善,為何? 這當中癥結點這絕對跟逢迎拍馬有關。 華人社團辦活動時,都是自家人的場面倒還好,準時開始,少說話,台上講台下聽等等也做得比較好,但是只要一扯到有權勢的官老爺,什麼興革都丟了,立馬打回原形。

當人們總是在為官老爺設想,想要場面好看,讓這些官老爺及賓客覺得有面子等等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陷入逢迎拍馬之中,而不是用簡單的方式真誠招待。

在官場逢迎文化“昌盛”的中國,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領導沒講我先講,試試話筒響不響;領導沒嘗我先嘗,看看飯菜涼不涼。』 聽上去有些誇張,卻活靈活現描摹出了逢迎拍馬的官場壞習氣。

放在本地的民間社團,何嘗不是如此。

官位越大,排場就越大,官老爺也許只是輕鬆來個剪彩開幕,但是整個社團及負責單位卻如臨大敵,深怕招呼不周,有損老爺面子,也丟了自己難得一次取悅老爺的機會,怕以後再也迎不來老爺的恩寵及照顧!

這邊喊興革,那邊又走回老路。 還不知道是沒有進步還是走一步退兩步呢!
再說,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逢迎拍馬,甚至還對別人對自己的逢迎拍馬,感到反感及不適。 但不論怎樣,面對各個掛著笑臉的人,你怎麼都沒辦法當起惡人,於是,逢迎拍馬就這樣地讓所有人都半推半就地接受了。

所謂興革運動,說穿了就是要製造小清新,偶一為之就好,大多數時候,還是逢迎拍馬好用,當然還要看誰啦。

也許我們都應該負寫責任,畢竟我們的官場上上下下的老爺及僕人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也是我們慣出來捧出來的啊!

在杭州的日子(三):要命的筷子


在剛入學時,我沒有其他選擇,只能住進學校的學生宿舍去。 我住的學生宿舍有較多外國人,一些中國學生也住在這兒,但都是住在偏遠地區的同學(跟我同房的是個叫做石剛的黑龍江人)。

就我所知,我們那一層有10來個老外了(大部分是黑白洋人,只有2個長得比較像是中東人)。 整棟應該也有30來個,可算是個老外宿舍了。

在大學裡留學的外國人當中,有不少是參加短期中文課程的短期生,他們來這裡只是想學一點點可以溝通的漢語以及體驗中國生活的外國人,聽說除了主要的中文課程,還會學點國畫、太極、下棋什麼的,看看這些老外,總是笑嘻嘻的,一點壓力都沒,讓我們羨慕不已。

在宿舍外不遠處有個便利店,剛來報到的同學一定會去那兒看看有什麼要買的,我也不例外啦。 進去便利店見識見識,一進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擺在櫃檯附近顯眼處的湯匙及叉子!

我立馬知道這是這麼一回事啦! 外國人不論少了什麼都可以,就是不可少了這兩樣東西,因為我們每天都必須吃,而外國人又不會用筷子! 哈哈! 這些湯匙筷子就是那麼肆無忌憚地擺高來賣,雖然一個只要2塊人民幣,但是我想這應該是賺了至少翻300倍的錢吧!

確實,只要上中國的普通菜館就知道,一般上他們不會主動提供湯匙及勺子的,連用慣筷子的我也覺得不用湯匙吃飯怪怪的,每次都會跟他們討一把,有時吃路邊檔的炒飯,更要自己帶上“御用湯匙”,在街邊爽吃一頓。

【不過我非常討厭衛生免洗筷,有時候掰開會變成這樣】
我都姑且如此了,老外豈不是更慘,這個買湯匙叉子是肯定少不了啦! 這個便利店的店主英文並不怎麼行(注1),可是這Spoon和Fork倒是說得標準,太有趣啦!

注1:有次來了個老外,剛好我也在,他要買大號的拖鞋,店主聽了老半天的Slippers都聽不懂,還好我這破英文還能聽懂幫他解圍)

不過,雖然湯匙叉子熱賣,但是還是有不少外國留學生在留學期間,學會了使用筷子。 在食堂及餐館也可看到不少外國留學生用筷子的情形。 千萬別小看他們,他們抓筷子的姿勢可標準得很呢! 船長的抓筷子手勢是不正確的,看在中國朋友眼裡就是:哇塞!你這樣抓也能扒來吃啊!


大學裡也有不少韓國人,常常會埋成堆,形成一個自己的團體,感覺似乎難以接近。 韓國人從小就用筷子了,所以沒有這些問題。 當然,東亞及東南亞許多國家也使用筷子,一般上都不會遇到不會使用筷子的情形。

只是,有些東西從小就用湯匙來吃,叫我們用一雙筷子吃天下也真的太為難啦。 嗯,所以,便利店的湯匙及叉子還是熱銷中吧!?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已是傳說的仙境

完全想不到離開幾次又再次回來。

前不久因為太想念仙境的一切,下載了LimitRO,展開了屬於一個人的戰鬥。

因為不想著迷,所以我第一次選擇了HighRateServer來玩,同時盡可能避開在遊戲裡結識朋友。 我並不願意有多餘的接觸,我只想讓我的內心,再一次感受遊戲帶來的溫暖回憶。

孤單的旅程沒有不好,只是不能做的事真的太多了。

最愛的MVP團只能找容易的單吃…… 還要看有沒有遇到對手……

擅長輔助的我找不到發揮的空間,喜歡拉怪當坦克的我也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 更別說對着那幾個對遊戲沒有深入認識的傻子們做出指揮了……


好懷念啊! 即使跟你們一起被滅了。 儘管不喜歡被滅團,但原來那才是最投入最讓人回憶的時光。

一個不會配武器的武僧,一個不會清怪的獵人,一個只能用9個技能的牧師,一個只會經商打鐵笨笨橋怪衝99的鐵匠…… 啊啊啊啊! 真的好懷念這班豬頭隊友還有那回不去的時光啊!

總是在說我可以放下了,可是不知道為何過了一段時間就會重新安裝來回味。 也許,這就是傳說的魅力吧~

即使過了十多年……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在杭州的日子(二):365天都在西湖之曲院風荷

當初為何選了杭州浙大? 很簡單,就是想看看詩人眼中的山水是如何美不勝收。 在海外留學的選擇上,即:台灣、香港還是中國這三個選擇上,其實我沒有做太多的考慮,就是想看看中國的那山那水。

杭州多美? 看看詩人們怎麼寫?

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寫: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再看柳永所作《望海潮》: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竟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文縐縐懶得看? 那就信白居易那一句吧: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在去杭州之前,我就上網查詢了不少資料,包括西湖新舊十景、錢塘江、靈隱寺、雷峰塔、虎跑等等。 所以來到大學報到後,稍微安頓好了之後,我就迫不及待地隻身往西湖奔去了。

杭州可說是繞着這個西湖打造的,整座城市的中心都是沿著西湖,合理地規劃,使自然景觀與人造建築合理地相融在一塊。 杭州大部分的古建築都曾翻新過,但大體上還保留着那種古色古香的感覺,只要心情上來了,整座城市就好像彷彿充滿了靈氣,直有穿梭時光隧道,回到千年之前,那頭頂石牌坊,腳下青石板之感。

一名學長告訴我說,住在杭州的人,1年至少有200天是在西湖度過的。 說得沒錯,杭州如此有靈氣,西湖又是那麼美,怎能不讓人多陪伴在側,多看幾眼?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跟西湖有關的景區都是免費的,走在人行道上,吹吹西湖來的風,瞧着西子的濃妝淡抹,心靈洗滌了,疲勞消失了,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說到西湖,就不得不提西湖十景。 這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時期,後來也陸續加加減減,成為了現在人們認知的“西湖十景”,即:兩峰插雲、三潭印月、斷橋殘雪、南屏晚鐘、蘇堤春曉、曲院風荷、柳浪聞鶯、雷峰夕照、平湖秋月及花港觀魚。


茅盾提的曲院風荷石碑。

這西湖十景也夠我逛了,光是個曲院風荷就可讓人待上半天。 今天我將在這裡將它重點地寫上一寫,因為它是我在杭州留學的日子裡除大學之外待得最多的地方。

這曲院風荷嘛,我都叫它做“御花園”,除了因為我可以在這裡感受帝皇級的“冬暖夏涼”外(冬天享受陽光的溫暖,夏天享受林蔭的涼意),也因為我真的太喜歡它了,所以本皇把它當作我在杭州的第二個家,它就是我的專屬花園! 後來,我朋友也知道這個秘密了,他們可樂了,喜歡在喜歡的東西前面加上個御字,抓弄我一番,什麼御館子、御包包、御座駕,甚至連御宮保雞丁都出來啦!

我很喜歡坐在這個御花園裡尋找靈感,閒坐一旁,感受空氣飄溢着的靈氣,享受那一人寫作的時光。 最重要的是很少有旅行團“深入”這個御花園裡遊玩(他們通常只是在外部逛一圈),所以我可以靜下來,沉澱一番,發我的白日夢去。

說到曲院風荷,它的名字又是由何而來呢? 這裡找來了一段小知識,供大家參考:曲院風荷位於西湖西側,岳飛廟前面。 南宋時,此有一座官家釀酒的作坊,取金沙澗的溪水造麴酒,聞名國內。附近的池塘種有菱荷,每當夏日風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風荷”。(百度百科)


這樣生氣勃勃的畫面在風荷區處處可見。

是的,曲院風荷雖已不聞酒香,但是風荷仍在,一到夏天,在這片寧靜的湖面上,它們就挺直身子,溢放香氣。 湖面上,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清波照紅湛碧。 人們可以從小橋上看它,也可以來到湖畔一親芳澤,當然人們也可以光聞不看,感受那酷夏下的美好。

夜晚的曲院風荷依舊美好,船長雖無船,但光站在湖邊,看着湖面倒映的湖光,還當真有蘇軾當年夜泛西湖之感,口中不禁吟起: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不論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這個花園都是精彩的。 夜晚的曲院風荷是有情人約會的好地方,從白蛇與許仙到梁山伯與祝英台,再到有情人的你與我,情人們盼望成為眷屬,雙手緊扣,如蓮花荷葉,生死與共。


小時候對中國宅院的花園的印象就是這樣:恬靜優雅,綠蔭碧水。 這樣的畫面在曲院風荷找到了。

每年這裡都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來,大學時更有攝影社年年來此拍花。 而我呢,總是看着,走在這青苔茵茵的曲折路徑上,用我的五官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如果能夠,我願一輩子留在曲院風荷院內,暢飲西湖水,歡賞風荷葉。 如果我會喝酒,我定是那個頰上帶着微酡,解頤開笑口的大叔,幸福地說:何物醉荷花,暖風原似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