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

不公佈成績是好事!

猶記得前幾年曾經寫過小六評估考試(UPSR)發榜時各大中文報用不少篇幅去報導的文章,“詩巫WL小學冠絕全砂”、“DH小學30個狀元”、“SL學校學生表現不俗”。。。 到了今年,在上頭的命令下,各州教育局在UPSR成績放榜當天不會有新聞發布會,也不會有學校平均等級(GPS)排名,而只是把學生成績派發給各校,再由各校派給考生。  因此,今年不見鋪天蓋地的報導,而我個人就非常贊同這種做法。

我相信,只要提及我國教育,多數人都有“做得不好”之感。 其實怎麼才算做得好呢?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適合我們國家呢? 我直到現在都沒看過類似的文章,不是研究得不夠徹底,就是像我這類寫一寫看法的,而當中的內文更多是千篇一律的參考他人的教育模式,說是要效仿,但卻沒有完全執行的詳細辦法。 可以預見,這種“教育停滯”的現象似乎不可能在短期內獲得巨大改善,但至少這幾年教育部有“稍微大膽”採用一些“技術性”的作法去取代過往的教育模式,說是“高層次教育”,就不曉得可以高層次到什麼地步。

這次UPSR不允許學校公佈成績有積極意義,即:不是不比較,而是換個方式比。

一種因果關係的研究,可以得出多樣結果,簡單點說就是,想證明做A必定得到B,得先分清楚先後關係(誰是因誰是果),如果做A可以得到CDEF之外的答案,那B只是做A其中一個會得到的結果,而非B一定是做了A才得到,或做A就一定得B。  同理,教育也是如此,說不比較恐怕只是自欺欺人,如果不比較,怎麼知道自己的優劣之處? 比較是一定要的,關鍵是我們是否有搞清楚前後關係。

我國傳統的考試模式是把科目分門別類,然後以每一科的得分評價學生是否優秀。 這很容易就被搞亂了因果關係,變成學生為了得到這個結果(成績)而去做(學習),而不是因為做(學習)才得到這個結果(成績)。

學習的過程可以產生很多結果,得分(成績)往往只是其中一項,更別說學生因興趣而把精力專注在某個知識方面(對製藥有興趣但對其他科學項目無興趣),而忽略了其他學科。 在傳統的考試模式中,這個學生很可能無法得到高分(因為太專注某科而忽略其他學科如歷史、馬來文),而他也會因為得分不高而被打成“學習差的學生”,影響升學。

這次不公佈成績,而是要學生看成績找出自己的優劣之處,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路,還有重拾學習的興趣,而不是倒果為因,搞錯了學習的意義。 這就是所謂【不是不比較,而是換個方式比】,當你比較了你自己各科的成績,你可以選擇補強不足之處,也可勇敢走向有興趣且較強的學科。

當然,只是走到這一步還遠遠不足,教育部應該加緊時間制定後續的應對方案,讓這項教育理念可以一行到底。 當然,這是不是成功的模式就見仁見智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