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選擇

很多人說商業進步了,商品多了,購物的選擇多了,是好的。
其實不盡然。
對於擅於分析擅於計算的消費者,選擇多了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對於那些不擅長這的消費者,選擇多了,可不是件好事啊。
有不斷嘗試新商品的人,也必有堅持使用某個商標商品的消費群。
從積極面來看,我們可說這些堅持使用某產品的忠實顧客/用戶,其行為是表達品味及性格的方式。 反之,則是毫無新意,一成不變。 由於這種兩極化的看法,於是,他們的堅持,他們的積極一面,反而讓人產生了其不願嘗試的消極形象。
他們並不是不願意求好,他們只是無法吸收陌生產品的資訊,並且將之轉化成為“它為何更好”的訊息。
因此,“叛變”是遲早的事,如果他們無意叛變,那也沒有選擇的煩惱了,也就不必再對他們做出任何建議了。
這個“叛變”是造成這些不擅長分析及計算的消費者,在面對多樣化的選擇時感到困擾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裡有個很好的例子,供大家參考。
以前,比武招親時,互鬥,最終能娶美嬌妻的只有一人。 就是制訂某個標準,用一種方法過濾掉其他選擇,最終得出的結果。
當我們對琳瑯滿目的產品感到困擾時,只要制訂這個標準,一個一個過濾,我們就不會感到猶豫不決。
現在僅讓我跟大家介紹一下,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這個金字塔是個很好的制訂標準參考。 即將其:生理的需求Lv1,安全的需求Lv2,社交的需求Lv3,尊重的需求Lv4,自我实现的需求Lv5。 換成:1.生理需求,2.安全,3.不會沒有面子,4.服務好感覺被尊重,5.帶來成就感。
一般相信這個標準,等級越高付出的金錢越多,因此就造這紋路去梳理吧! 因為價錢永遠是比較商品是否又價值的單位!
從這個金字塔,我們可以看見,許多產品,尤其是高價商品,其所帶來的價值對本人就越不重要(無關生死),除非消費者的經濟條件非常非常的好。
依照這個方法,你就可以做出很好的選擇。 比如說…… 你只是個中等收入的上班族,那麼你的需求就不用去到最高級(Lv5),除非你對你的理財很有信心,又或者你急需成就感及被尊重。
如果完全不需要被尊重,如,進入這商店享有較好的服務等,你只需要選擇去到lv3就好了。 當然,如果有價格更便宜的lv4,那就更好不過,但是一般上這種事不常出現(或太少,難以被發現)。
我們很常見到這種情形:大部份人在買智能手機時都會面對選擇機種的煩惱。 別以為那些具備豐富科技知識的人就很懂得選擇,搞不好他們比許多“蒙查查”的消費者更難做出選擇。
林林總總的選擇,最終有了一個結果。 可是這過程里,到底有幾個人好好思考,進而以需求做出選擇。
若這物品不能滿足你的期待,或者言過其實,甚至還可能破壞了你的經濟平衡,不論你當初做出了多精明的選擇,事後還是會有一絲悔恨。
因此,高科技用品,如iphone,ipad之類的,在剛買時如獲至寶,過了幾個星期那熱情就散了,甚至把它給忘了。
是喜新厭舊,也是其價值言過其實。
要避開這種情形,只有回到需求本質上去作選擇。
這商品,可以讓你感到驕傲,更有信心,那就美哉。 如果心裡還是若有所失,這肯定不是宗理想的交易吧?
應該明白我想表達什麽吧?
以上所提,即不是分析也不用計算什麽,完完全全以自己的需求做出發點,去判定要不要買。
因為以需求做出選擇永遠都是最好的選擇。 它可以壓抑我們的購買欲,免去我們因虛榮感、不踏實感、短暫的快感等而做出的錯誤選擇。
不妨試試看。 雖然我也不確定它是否適合你。
下一次,如果還是猶豫不決要使用什麽商品時,不要選擇就好,如果那個需求不是達到臨界點的1和2,也不需要急著買。
如果你是在Lv1的生理需求的諸多選擇里猶豫不決,也不要擔心,這時候你只要比比價錢就好,因為你要的搞不好只是吃點東西填飽肚子而已! 若價位相近,功能相近,其實這時選擇哪一個都不會太好或太壞!
一些淺見,希望能幫大家做出更好的選擇。
(老在指桑駡槐指天罵地,船長也是時候寫點正面的東西,積點功德啊)
P/S:圖片是腳踏兩船,嘿,這也未嘗不是艱難的選擇啊!

沒有留言: